:::
台積公司舉行「巴氏銀鮈,台積安居」活動
台積公司擴大與利害關係人合作範疇,深化保育能量
台積公司財務資深副總經理暨財務長兼發言人黃仁昭致詞
台積公司中科廠區生態池正式列為巴氏銀鮈庇護池
台積公司舉行「巴氏銀鮈,台積安居」活動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珍貴資產,台積公司以《生物多樣性宣言》為指導原則,積極促進科技與生態共融發展,於民國114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舉辦「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周年活動─「巴氏銀鮈,台積安居」,正式宣布中科廠區生態池成為巴氏銀鮈庇護池,透過提供階段性救援與保護措施確保其存續,是台灣企業於廠區內復育瀕危物種的首例,亦彰顯台積公司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臺中市政府農業局簽訂《臺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促成的跨界合作量能;此外,台積公司於5月完成首屆「台積電生物多樣性獎學金暨提案獎勵」初審作業,為支持生態潛力人才培育開創里程碑。

生態保育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承諾,透過產官學民攜手合作,才能一步一腳印推動落實。台積公司很榮幸能成為守護生物多樣性的一份子,期待未來與各界緊密合作,實現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願景。

黃仁昭台積公司財務資深副總經理暨財務長兼發言人

多元保育行動,共創生態永續發展

「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為台積公司與產官學研合作孕育綠色永續力的重要平台,聚焦「棲地、物種、知識培力」三大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推廣主軸,自民國113年計畫啟動以來,於棲地面推動友善石虎農作標章、完成大肚山綠帶廊道潛力區鑑別與改善優先性評估,並帶動相關利害關係人投入其他有效保育措施(Other Effective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經營,促進筏子溪藍帶友善管理。物種面則針對巴氏銀鮈庇護需求,進行中科廠區生態池水質及周邊環境優化,包括調整鬱閉度植被岸際與水面覆蓋度並實施出入管制避免外來物種入侵,成功打造巴氏銀鮈最適生存場域;同時,完成環頸雉保種需求評估,尋覓合適場域以強化保種量能,促進族群穩定繁衍與成長。

培育人才,助力生物多樣性主流化

知識培力方面,台積公司攜手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台灣植物分類學會推出首屆生物多樣性獎學金暨提案獎勵,以「新秀獎、菁英獎、研究計畫提案獎」三大獎項鼓勵生態保育相關研究及貢獻;同時,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合作擴充eBird Taiwan鳥類資料庫,包括完成15.3%臺灣鳥類地圖計畫調查樣區、新增Merlin APP 53種鳥音辨識,並培育575名鳥類調查志工。此外,台積公司進一步串聯教育部與iNaturalist愛自然平台,共同推動公民科學家培訓,號召224所學校、2,783名使用者運用該平台進行生態調查,將自然保育與科學精神融入教育體系,深耕下一代的環境意識及行動力,為實現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奠基。

台積公司「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年度成果亮點
台積公司打造瀕危物種復育基地,創國內企業首例

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通過民國119年全球23項行動目標,企業參與維護生物多樣性,已是全球趨勢!透過整體產業鏈協力合作,才能真正推動改變。

林華慶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臺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是公私協力的重要里程碑,我們成功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夥伴關係,期待打造生態保護網絡,讓生態復育不只是單點行動!

張弘毅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分署長

復育巴氏銀鮈是烏溪流域的重要保育工作,台積公司追求卓越的精神與行動力,必能持續落實於ESG發展及生態保育領域,讓巴氏銀鮈生生不息。

張稚煇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分署長

臺灣的生態環境歷經許多變遷,期待透過台積公司攜手產官學,守護豐富資源,使其不僅留存於文獻記錄中,更讓下一代能親近自然,瞭解野生動物及自然生態永遠是人類無可取代的珍貴資產。

張敬昌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局長

中科管理局秉持「生產、生態、生活、生命」的四生共榮精神,與園區夥伴合作提升生物多樣性,感謝台積公司樹立企業典範,我們對此成果深感讚佩。

施文芳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副局長

台積公司致力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第15項「保育及維護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確保生物多樣性」,將每一個生態行動視為與環境共生的起點,持續挖掘跨域合作契機,以期凝聚更多利害關係團體的力量,厚植生態保育量能,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保育效益,共同邁向生態永續願景。

相關案例

與我們保持互動
與我們
保持互動
訂閱 ESG 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