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公司積極營造科技與生態平衡、促進環境永續,為維護生態系統使用並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育,攜手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於民國113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正式啟動「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以棲地、物種、知識培力三大面向為主軸,推動7項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推廣行動,預計民國119年完成1條生態廊道建置、2處其他有效保育措施(Other Effective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經營及管理、6種瀕危物種保育,並以獎勵制度支持96位潛力人才與36件重要生態研究,搭配推動eBird Taiwan鳥類資料庫、iNaturalist愛自然2個平台,促進公民科學參與,落實《生物多樣性宣言》。
台積公司很高興能擔起號召者的角色與責任,攜手產官學研夥伴共同串聯與整合資源,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布啟動「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期待對整體產業供應鏈產生關鍵的促動作用。
從中科廠區出發,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
有鑑於極端氣候造成的生態環境衝擊,台積公司以《生物多樣性宣言》六大策略為指導原則並成立生物多樣性小組,綜合分析廠區地理位置、法定生態敏感區與其他生態保育重點區域三者間的關聯性,評估各廠區所在地的生態影響及保育潛力,優先錨定鄰接大肚臺地、農田與筏子溪的中科廠區,與在地產官學合作啟動「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更藉由啟動儀式揭露中科廠區在近自然林的生態基礎下,與在地蜂農及東海大學合作成功復育蜜蜂,並以「積蜜」為名與各界分享成果,將此做為台積公司生物多樣性專案的美好起點。「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將投入棲地營造與關鍵物種保育,建構淺山庇護傘,優化棲地條件並提升物種生存力;更進一步串聯人與社會,設置獎勵制度培育生物多樣性人才,並透過eBird Taiwan鳥類資料庫、iNaturalist愛自然2個平台推廣公民科學參與、優化生態資料辨識技術,增進全民的生物多樣性認知,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共同促進自然正效益(Nature Positive)。
我們致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期望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很高興跟台積公司有一致的目標,期待在此計畫中可以與台積公司共同為生態努力!
鳥類棲地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由推廣eBird Taiwan鳥類資料庫,進而發展Merlin鳥音辨識,很開心台積公司的加入,促進更多喜好大自然的人們一同關注生態環境。
呼應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淺山地區需要投入更多環境友善對策,台積公司對淺山庇護傘的投入,期待帶動更多響應,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保育成效。
鳥類是優良環境指標,更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透過與台積公司的合作,我們將藉由群眾協力與AI自動監測,建構完整的臺灣鳥類地圖,加速生物資料庫建置。
半導體的進步引領了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與開放資料(Open data)的蓬勃發展,是公民科學的重要推動力,台積公司的計畫讓更多人接觸iNaturalist愛自然,以落實生物多樣性全齡教育。
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第15項「保育及維護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確保生物多樣性」,台積公司將致力實踐生態共融計畫,並擴大納入更多利害關係團體參與,促進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7項「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一同提升生物多樣性維護能量,落實環境永續發展。
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