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公司以強化綠色化學品管理做為提升產品品質的關鍵策略,將所有製程皆不使用危害性化學品全氟烷基物質(Per- 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列為永續目標之一,並制訂「源頭管制、同業合作、環境監測、汙染防制」四大管理策略,於永續報告書中揭露每年執行進展。面對近年來國際對PFAS議題的關注,台積公司持續優化PFAS檢測能力,運用「過濾直測法」將檢測流程由105分鐘縮短為15分鐘,效率提升86%,同時避免處理過程中的汙染風險;此方法已通過美國第三方檢測機構Eurofins驗證具可靠性,檢測數據亦獲得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EPA)認可,截至民國114年3月,已導入海內外所有十二吋、八吋晶圓廠及後段封測廠應用,進一步精進環境、安全與健康管理。
PFAS四大管理策略
策略 | 說明 |
---|---|
源頭管制 |
|
同業合作 |
|
環境監測 |
|
汙染防治 |
|
實驗證明+第三方認證,確保檢測可靠性
PFAS泛指所有全氟及多氟碳化合物,因具防水、抗油、抗汙與耐熱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製造及民生消費品;由於PFAS的化學性質穩定,能長期存在於環境中,且其碳氟鏈長度會影響溶解度與揮發性,導致生物蓄積及生態毒性,各國已逐步立法管制使用。台積公司建置各廠區PFAS處理系統,並開發採樣檢測技術定期監測放流水PFAS濃度,考量既有檢測流程的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處理過程費時、容易產生誤差,為提升執行效率及分析品質,由廠務實驗室測試改良PFAS檢測流程,將樣品經濾膜過濾後,直接進入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LC-MS/MS)進行分析。
為驗證新檢測流程的有效性,廠務實驗室進行穩定度實驗,將相同樣品分別進行短期(同日)檢測與長期(跨日)檢測,結果顯示誤差範圍均可控制在正負10%以內,優於USEPA規定的正負20%標準;回收率測試方面,將兆分之一(ppt)濃度範圍的物質添加至樣品中,測得的濃度上升值與理論上升值之間的誤差在100正負20%以內,亦優於USEPA的100正負30%標準。為確保此檢測方法具可靠性,廠務實驗室與Eurofins對相同樣品進行量測比對,結果顯示過濾直測法與Eurofins使用的固相萃取法所得到的檢測結果,十億分之一(ppb)間的濃度測值趨勢一致,且達到線性回歸的決定係數(R2) >0.96的高度相關性,因此可實際應用於PFAS檢測流程。
過濾直測法除提升放流水PFAS檢測效率外,台積公司亦評估連接廢水處理系統與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並導入此方法進行線上(On-line)連續監測,可更即時確認排放水質;同時持續開發氣體中的PFAS分析技術,並應用於各廠區空汙檢測,以期全面掌握PFAS的潛在排放,提升產業安全與環境永續發展,落實負責任的營運模式。
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