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公司重視環境永續發展,以《生物多樣性宣言》為指導方針,透過台積電植樹薪傳計畫「植樹造林、植物復育、志工活動」三大面向,致力強化氣候韌性。為減緩沿海地區的海岸侵蝕與飛砂揚塵狀況,台積公司攜手台中市政府大安區南莊海堤旁進行造林,覆蓋面積約2.834公頃,共種植4萬4,850株海岸樹種。民國113年2月向環境部申請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採用環境部認可的「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減量方法學並由第三方查驗機構確證;民國114年1月通過環境部審查,成為國內首例成功以海岸造林進行碳匯註冊的案例,預計未來30年內可取得約1,01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碳權,深化綠色影響力。
台積電植樹薪傳計畫三大面向執行要點

- 以台積公司北中南3個生態園區為起點,逐步擴展植樹範圍,透過種植喬木與灌木,減少都市揚塵問題,提升宜居性
- 在沿海地區植林,以改善海岸線沙土固定問題,減少揚塵對周邊環境影響
- 在山坡濫墾地植林,以改善土地裸露、土壤流失問題,增進涵養水源的功能

- 推動近自然林與稀有植物的生態復育,並逐步串聯周邊綠帶,增加台灣原生植物的數量及植栽多樣性

- 搭配重要環境與生態節日,於西部海岸地區展開植樹與淨灘活動,鼓勵員工利用志工假攜眷參與,提升環保意識
調整造林工法,改善生態環境
台積公司自民國110年3月起推動植樹薪傳計畫至今,已於桃園、新竹、苗栗、台中、雲林及台南共86處累積種植喬木31.8萬棵、灌木地被179萬棵,綠化面積達55公頃。民國111年起進一步聚焦於海岸環境,並以台中大安區南莊海堤為起點,透過基線情境調查瞭解該區域因東北季風強勁造成漂沙堆積及沿海沙丘內移,影響在地民眾的農作與生活,儘管過去曾多次嘗試清沙造林,仍效果有限。因此,台積公司調整防風圍籬與推砂籬的設置方式,並採用外推堆砂籬及水寶盆栽植工法重新造林,使樹種得以穩定生長,不僅有效減緩強風飛砂,亦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吸引東方環頸鴴、台灣野兔等野生物種前來棲息,重現自然生態的多樣性。
台積公司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執行三階段
階段 | 執行內容 |
---|---|
第一階段 評估與準備 |
|
第二階段 註冊申請 |
|
第三階段 減量額度申請 |
|
此海岸植林專案為期30年,民國111年至113年主要由台積公司進行新植造林,並與台中市政府交流養護經驗;民國114年起由雙方共同經營維護,透過定期巡檢確保植栽存活率達70%以上,以達成預期碳減量額度。此外,民國114年台積公司亦持續推出「海好有你」植樹與淨灘活動,並首次擴展活動範圍至雲林地區,截至3月,已於台南將軍海岸、雲林崙背濁水溪成功舉行,預計4月、5月將分別於新竹南寮及台中大安海岸進行,鼓勵同仁善用志工假並邀請眷屬一同參與,從中深化環保意識,為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