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戲曲傳承」計畫修課學子歷時3年演練,民國113年於臺灣戲曲中心正式演出《春草闖堂》
參與演出學子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身著淺藍色西裝者)合影
旦角演員於演出前進行包頭設計
國光劇團指導老師陳清河親自為學子上妝
「校園戲曲傳承」計畫修課學子歷時3年演練,民國113年於臺灣戲曲中心正式演出《春草闖堂》

以傳承傳統藝術之美並陶冶大眾人文底蘊為目標,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致力推廣戲曲文化,並將戲曲活動參與人次列為長期目標,於年度永續報告書中揭露執行進展;其中獨家贊助國光劇團推動為期3年的「校園戲曲傳承」計畫,由演員師資群以「傳、幫、帶」方式手把手傳授京劇表演藝術,民國113年修課學子於臺灣戲曲中心正式展演經典劇目《春草闖堂》,同時於心築藝術季擔綱特別演出,2場次總計逾1,000人共襄盛舉,開拓台灣傳統藝術教育史新里程碑。

一次演出經驗,改變的不只是性格,更是人生。學子們不僅學會京劇,對學習、甚至對自我的能力與價值,都有不同體認。

許峻郎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多元推廣形式,傳承戲曲文化

戲曲是結合中華文化中文學、歷史、音樂、舞蹈與表演的綜合藝術呈現,為延續其精髓且不受時代更迭影響,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積極推廣與扎根戲曲文化,民國110年除創立廣播節目「打開戲箱說故事」提升大眾對戲曲的興趣外,亦首推「校園戲曲傳承」做為先導計畫,引進國光劇團專業藝術教育資源,與國立清華大學東海大學合作開設3年的學分課程,透過每學期5堂戲曲知識講座、8堂實作訓練、課餘期間反覆練習與琢磨,3年來帶領近300位學子深入體驗戲曲表演藝術之美;此外,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同時推出「台積戲苑」校園推廣計畫,攜手優秀劇團竹中南大專院校進行京劇崑曲導聆、演出及講座,並邀請廠區所在地的高中學子於校園內觀賞戲曲,以多元活動涵養青年世代對傳統藝術的認知與欣賞。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戲曲文化推廣里程碑

民國110年

創立「打開戲箱說故事」廣播節目

  • 每週運用Apple‎/Google Podcasts與Spotify等平台分享戲曲故事、邀請京劇演員訪談,引領大眾領略戲曲魅力


啟動「校園戲曲傳承」計畫

  • 結合專業劇團、大專院校共同開設3年京劇系列課程,培養下一代青年學子傳承戲曲藝術文化


推出「台積戲苑」校園推廣計畫

  • 攜手劇團於竹中南大學校園舉辦京劇崑曲導聆、演出與講座,並透過演員現場示範,帶領學子體驗戲曲之美
  • 攜手劇團於大學及高中校園展演,邀請廠區所在地的高中學子觀賞演出,啟發對戲曲的認識與興趣
民國113年

執行「校園戲曲傳承」計畫3年有成

  • 修課學子於臺灣戲曲中心正式演出《春草闖堂》,現場逾700人響應支持,開拓台灣傳統藝術教育史新里程碑

從觀眾到成為演員的過程,有辛苦排練的付出,也有和大家一起的歡笑,感謝有這門課,讓傳統戲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

鄭冠伶東海大學修課學子

當初擔心這些孩子沒腿、沒腰、沒嘴,怎麼可能修幾堂課就能上台唱京劇?後來發現收穫最大的是自己,從零基礎的孩子們身上教學相長,進而更加審視作品細節,開闊視野。

王安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以「青年培育、教育合作、藝文推廣」三大策略促進社會共好,將持續推動第2個3年「校園戲曲傳承」計畫,觸及更多有意投入藝文領域的青年學子,向下扎根美學種子,讓優美的傳統文化淵遠流長。

與我們保持互動
與我們
保持互動
訂閱 ESG 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