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人文教育,透過多元教育專案提升青年學子文化素養。民國110年以《中華文化經典選讀》為主軸,由文學巨擘白先勇領銜15位講師陣容再次展開「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期盼透過講者的引介,帶領青年學子感受更多元的中華文化經典之美。
文化就是民族的靈魂,要找回我們的民族魂就是從文化開始。
擴大選讀文本多樣性,開拓閱讀視野
民國109年,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首度獨家贊助國立清華大學開設「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以《紅樓夢》的系列主題吸引逾500名學子超額搶修,並將講座授課影音資源無償共享於基金會官方網站,以雲端的力量持續擴大推廣古典文學。相較去年專研單一名著,今年講座則著重選材多樣性,並由白先勇先生攜手講師群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為學子擘畫一系列精采的中華經典文學探索藍圖。
文本內容涵蓋《詩經》、《楚辭》、諸子哲學、唐詩、宋詞、傳奇及清末小說等經典著作,並邀請知名作家張曼娟等背景多元的15位講者,從中國文哲研究、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等視角層層切入,提供學子豐富的閱讀觀點,深度體驗文本蘊含的作家情感與當代思想內涵,領略豐沛的中華文化生命力。
全面深耕人文素養,鼓勵學子浸淫中華文化
今年講座以白先勇先生的《中華文藝復興─以崑曲復興運動為例》揭開序幕,透過分享崑曲之美、播映「牡丹還魂─白先勇與崑曲復興」紀錄片,引領青年世代走過其復興崑曲的用心歷程,觸動學子體會中華文化的傳世價值。
此外,為響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教育精神並強化大學社會責任,講座同時開放部分名額予新竹高中、新竹女中、建功高中等校近百位學生旁聽,向下厚植人文教育;未來亦將製成影音課程,於清華大學開放式課程平台、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官方網站供社會大眾觀賞,一窺古典文學堂奧。
透過白先勇老師的講解,崑曲已不是課本上的考試內容,戲曲中的藝術、復興的艱辛,讓我開始學習體悟其中的細膩,因為有堅持才有傳承,這份感動,我會銘記在心!
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
民國109年 | 民國110年 | |
---|---|---|
主軸 | 《紅樓夢》 | 《中華文化經典選讀》 |
時間 | 3個月,17堂課 | |
課程設計 | 邀請國內外紅學巨擘,從文學、美學、性別、戲劇、現代科技等層面出發,以各自研究的領域觀點多維度切入《紅樓夢》賞析 | 擴大古典文學選材多樣性,包括《詩經》、《楚辭》、諸子哲學、唐詩、宋詞、傳奇及清末小說等經典著作,透過知名作家及學者深入淺出的說明,引導學生細細品讀 New |
|
「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中華文化經典選讀》」課程大綱
上課日期(民國110年) | 講者 | 主題 |
---|---|---|
2/24 | 白先勇 | 中華文藝復興─以崑曲復興運動為例 |
3/3 | 白先勇 | 牡丹亭─晚明的一座文化高峰 |
3/10 | 作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陳義芝 | 千年之風,我歌我哭─《詩經》的現代共鳴 |
3/17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李豐楙 | 非常之象─《楚辭》的神話文化 |
3/24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辛意雲 | 儒家:自我生命主體的建立 |
3/31 |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林啟屏 | 窮與通─《論語》的安身立命之道 |
4/7 |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楊儒賓 | 莊子與匠人精神 |
4/14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辛意雲 | 佛家:大菩薩行 |
4/21 | 作家、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楊照 | 一個人的歷史世界─司馬遷與《史記》 |
4/28 |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淑香 | 盛唐最高音─詩的活力與美感 |
5/5 |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劉少雄 | 如何定風波─東坡詞開拓的人生意境 |
5/12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劉瓊云 | 形塑《西遊記》─遊戲、變形、智慧的失落與追尋 |
5/19 | 作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言與創作學系教授 廖玉蕙 | 《聊齋誌異》的前世今生 |
5/26 | 作家、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曼娟 | 她們的罪與美─奇豔百態的寄生花《金瓶梅》 |
6/2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 胡曉真 | 女子聯考放金榜─才女文化下的《鏡花緣》 |
6/9 |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潘少瑜 | 福爾摩斯到中國─《老殘遊記》的偵探敘事與國族寓言 |
6/16 |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蔡英俊 | 面向世界的中國古典文學經典 |
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