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衡量指標
面向 | 主題 | 核心指標 | 報告內容或說明 | 頁碼 |
---|---|---|---|---|
治理原則 | 治理宗旨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ESG執行架構」以及台積公司《ESG政策》 | |
治理體系的品質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公司治理」 | ||
利害關係人議合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重大性分析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 ||
商業道德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公司治理-從業道德與法規遵循」 | ||
監督風險與機會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公司治理-風險管理」 | ||
環境 | 氣候變遷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氣候與能源-推動低碳製造」以及《台積公司氣候暨自然報告》 | |
自然損失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氣候與能源-強化自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 ||
水資源取得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水管理-水資源風險管理」 | ||
人 | 尊重與平等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多元與共融-釋放多元人才潛能」、「人才吸引與留任-提供具競爭力的整體薪酬」、「商業與人權」以及《台積公司人權報告》 | |
健康與福祉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職業安全與衛生-員工失能傷害統計分析、全方位健康管理」 | ||
未來技能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人才發展-釋放多元人才潛能」 | ||
進步與繁榮 | 就業與財富創造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人才吸引與留任-強化多元人才聘用、維持健康的離職率」、「社會影響力」、「財務績效」 | |
創新產品與服務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創新管理-技術領先」 | ||
社區與社會活力 |
| 請參考民國112年永續報告書「稅務」 |